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黄陵矿业首个井下智能选矸与采空区矸石注浆技术发展侧记

2023-05-25 10:4710360

“报告调度中心,设备参数一切正常,累计用时1小时5分钟,注入浆体67m³,处置矸石50吨。”4月2日上午,在陕煤黄陵二号煤矿井下二盘区矸石制浆充填硐室现场,副总工程师黄兴利通过智能防爆手机将注浆结果汇报到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一起鼓起掌来。这是前不久,二号煤矿井下智能选矸与采空区矸石注浆项目3000米长距离综采工作面“边采边充”浆体充填试验现场发生的一幕。

作为黄陵矿业解决矸石清洁处置难题的关键技术和重点项目,从2021年项目立项到前期设计、试验论证再到专家评审、投入应用,一路走来,通过反复的技术论证和探索实践,井下智能选矸与采空区矸石注浆技术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为煤矿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找准关键,突破核心技术

众所周知,煤矸石是煤矿在开拓掘进、采煤和煤炭洗选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碳岩石,属于煤矿工业固废之一。采取传统堆存、填埋方式,不仅压占土地,还存在土壤及水体污染、自燃危害等多重风险。

探寻煤矸石清洁处置的途径,实现煤矸石零排放,已成为“双碳”目标下,煤矿企业绿色发展的硬任务、硬指标,迫在眉睫。

“作为煤炭产业链前端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早在黄陵矿业公司四届七次职代会暨2021年工作会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就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攻克矸石清洁处置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为此,2021年,黄陵矿业联合西安重装中环公司、陕煤技术研究院组成技术联盟,从设计方案、采取措施和具体要求等方面制定出了矸石清洁处置行动方案,并在二号煤矿开展井下智能选矸与采空区矸石注浆试验论证。

“矸石破碎研磨到多少毫米?”“制浆过程中的矸石与水的配比?”“采空区注浆的钻孔位置和孔径大小?”

公司总工程师李团结介绍,涉及矸石制浆充填的一系列技术问题都在试验过程中进行了论证,并取得了诸多关键数据,为后续整个项目投入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90天,完成注浆4385立方米,处置矸石3069吨,前期试验取得重大成功。

“这是黄陵矿业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要求、践行‘两山论’、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一次技术创新,验证了采空区注浆处置矸石技术的安全可靠,为煤矿存在的矸石排放难题提供了一条技术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引领了技术发展方向。”同年8月份,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在内的煤炭行业专业团队对项目进行了论证评审。

至此,困扰煤矿企业多年的矸石排放处置问题,终于有了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

抓住重点,持续发挥效能

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责任。

2022年,在做好相关施工方案和工作部署之后,二号煤矿井下智能选矸与采空区矸石注浆项目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并在当年7月底完成了整套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矸石充填项目正式投入实际应用。

在现场,墙上的标识牌板清晰地记录着整个矸石制浆充填生产工艺。只见,煤矸石先后通过刮板式破碎机、齿辊分级式破碎机、笼式粉碎机三级破碎后变成粒径<3mm的矸粉,再经过定量给料机进入搅拌机,通过特定比例加入水和添加剂制成符合要求浓度的浆体,经柱塞泵加压后,进入注浆管路,中途多次增压泵增压之后,注入采空区,整个过程安全高效、绿色低碳。

“全国首创,行业领先。我们在做的事情,就是让煤炭利用更清洁。”谈起矸石制浆充填系统带来的绿色效益,二号煤矿总经理易瑞强兴奋地说,矸石充填项目与采煤作业相互平行、互不干扰、随采随充,矸石不升井,自然就解决和消除了矸石占地堆积带来的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风险。

据了解,矸石充填技术于2022年7月在双龙煤业也成功应用,截至目前,二号煤矿、双龙煤业累计处置矸石共84060吨。

紧扣前沿,激发创新活力

随着地面工作人员轻点“一键启动”按钮,透过大屏幕可以清楚地看到,井下矸石破碎系统、矸石制浆系统、浆体运输系统等装备依次启动。

“少人、高效、安全,和智能化采煤、掘进一样,智能化赋予了矸石制浆充填系统更多的可能。”二号煤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华军说。

据了解,增设的智能化系统可以对设备运行电流、轴承温度、输送管路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在线预警,成功解决了矸石制浆充填过程中常见的设备故障和长距离运输过程中浆体堵管现象。同时按照设备分类,编写了维护保养周期程序,实现了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监测和提醒功能,若超出保养周期,将会限制设备的起动,强制要求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极大地提升了设备使用寿命。

此外,二号煤矿还在该区域建成了16个AI+NOSA智能风险管控区,可以对矸石制浆充填系统危险因素进行逐项风险辨识及管控。目前共计辨识作业风险87条,提出管控措施110条,安装安全防护设施30处,实现了区域动态持续监控。

绿色发展不仅是思路,更是出路。在“双碳”目标下,黄陵矿业将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不断探索绿色智能开采、低碳清洁利用新模式,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树立煤炭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典范。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山东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
日前,山东省科技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制定印发了《山东省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

0评论2023-07-03534

广州碳达峰碳中和产业联盟成立
近日,广州地铁集团、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广汽集团、广州发展集团、广州交易集团、白云电气集团等六家发起单位,连同南方电网电力科技、广州工控集团、广州城投集团等共34家会员单位召开广州碳达峰碳中和产业联盟(下简称为“广州双碳产业联盟”)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大会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选举产生联盟理事单位、监事单位以及秘书长,这也标志着广州双碳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0评论2023-07-03526

做大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天津发布碳达峰实施方案
6月21日,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发布《天津市静海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能源汽车、电池、氢能方面,《方案》明确:1、新能源:做大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动力电池制造、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及综合利用),积极培育氢能产业。2、新能源汽车:充分利用天汽美亚汽车资质牌照,招引相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鼓励

0评论2023-06-30537

2023辽宁省城市更新碳达峰碳中和论坛在本溪举行
28日,2023辽宁省城市更新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央企与地方企业签约仪式在辽宁本溪举行。

0评论2023-06-29639

实施“十大工程” 德州细化方案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28日,德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解读了日前出台的《德州市碳达峰工作方案》。

0评论2023-06-29664

山西出台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日前,山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其中提到,山西省将在九大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行动。

0评论2023-06-28596

碳标签助力中国产业链绿色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推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相关政策文件,多角度、全方位培育绿色理念,促进绿色消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已有12个国家或地区立法,要求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全球有1000

0评论2023-06-27558

直击夏季达沃斯|TCL科技副总裁魏雪:TCL将在下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目标和行动计划
6月27日~29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隆重开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获悉,TCL科技(SZ000100,股价3.76元,市值706.1亿元)副总裁魏雪在“恢复自然的生存之争”论坛上透露,TCL将在下个月向全球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目标和行动计划。魏雪表示,这几年,TCL

0评论2023-06-27542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超110万吨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消息,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125,301吨,总成交额58,997,899.00元。

0评论2023-06-27506

央行行长易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用好“胡萝卜+大棒”
今天,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来自全球各地的金融人士在上海中心围绕“全球金融开放与合作:引导经济复苏的新动力”主题展开讨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陆家嘴论坛现场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用好“胡萝卜加大棒”,“高碳价或碳税即‘大棒’,适中的碳价是‘小棒’或‘中棒’,人民银行支持工具则是激励机

0评论2023-06-081123